山东成全国唯一拥有3个超4亿吨海港的省份,小清河复航今年开工
24日,记者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,山东成为全国唯一拥有3个超4亿吨海港的省份,小清河复航工程开工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,将于今年开工建设。
山东海岸线全长3024公里,大陆海岸线长度居全国第2位。新中国成立之初,港口设施设备简陋、靠泊能力差,货物装卸基本靠肩挑人抬。经过70年的建设与发展,沿海一大批深水、专业化、大型化泊位建设完成,无论是规模还是专业程度和管理水平,都迈上新的台阶。截至2018年底,全省沿海港口总泊位数达到597个,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307个,总通过能力达到8.6亿吨。沿海港口运输生产能力迅速提高,1995年全省沿海港口吞吐量突破1亿吨大关,2012年突破10亿吨,2018年达到16.1亿吨,居全国第2位,外贸、金属矿石、液体散货吞吐量均居全国第1位。现在1个月完成的吞吐量,相当于1978年全年的40多倍。青岛港吞吐量突破5亿吨,日照港和烟台港吞吐量突破4亿吨,均跻身全国沿海港口前十名,山东成为全国唯一拥有3个超4亿吨海港的省份。运力规模不断扩大,海河运力达到1659万载重吨,中韩客货(滚)班轮运输航线企业和船舶数量均占到全国70%。港口转型升级成效显著,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创出单机平均作业效率39.6自然箱/小时的世界记录,成为目前世界上自动化程度最高、亚洲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化码头。
省委省政府全面加快沿海港口资源整合,山东港口集团于8月6日正式挂牌成立,为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奠定坚实基础。
内河航道通航条件不断改善,正全面构建以京杭运河为主干,小清河、黄河、徒骇河为基础的“一纵三横”和以京杭运河主通道及其主要支线航道为基础的“一干多支”的高等级航道网。截至2018年底,全省内河通航里程达到1150公里,其中三级以上航道272公里,二级船闸6座,千吨级船舶可由黄河南岸的东平湖直达长江。内河港口拥有生产性泊位232个,通过能力7021万吨。小清河复航工程开工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,将于今年开工建设。